自现任政府上任以来,立陶宛这个东欧小国与中国的关系就逐渐恶化,最终因为立陶宛允许民进党设立所谓的代表处而降入低谷,目前中立两国仅有代办级的外交关系,经贸交流几乎完全停滞。事情走到这个地步,立陶宛也逐渐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并且请求举行中立峰会,缓和两国关系。
据立陶宛媒体报道,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在近日的一场记者会上表示,为了避免造成商业损失,立陶宛需要对中立关系实施降温计划,他们已经拿出了方案,包括举行中立峰会,他们通过欧洲机构向中方传达了想法,峰会可能会在近期举办。
从语气可以看出,立陶宛总统对于举行中立峰会很自信,但是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在中国外交部1月21日记者会上,赵立坚指出立陶宛在台湾问题上错误行动损害了中方核心利益,是导致中立关系恶化的始作俑者,如果想要改变现在的局面,应当向中方展示出诚意。
什么是展示诚意?这个很简单,中立关系恶化是因为立陶宛允许台当局设立所谓的代表处。立陶宛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既然能设立,也能叫停,这个是问题的关键。如果连这个都不愿意做,那么就不用再空谈了。仅仅靠一个不掌实权的总统,用几句低姿态的空话,就想把自己的过错一笔勾销,世界上没有这么好的事情。
立陶宛原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独立之后一直向西方靠拢,移植了一整套所谓的民主制度,政党之间的理念经常有尖锐冲突,对外政策摇摆不定。对于这样的国家,政治人物的几句话并没有什么国际上的公信力,不管他说了什么,只要没有改变自己的台湾问题上的错误做法,就不用跟他浪费时间。
解铃还须系铃人的道理,中国人懂,立陶宛人也应该懂。不过对于中国人民来说,立陶宛这个事件只是一小插曲,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中国作为主办国,要为全世界准备一场隆重的体育盛宴。当然想让冬奥会顺利举办,也必须要提前做一些准备。
无规矩不成方圆,考虑到有大量西方国家参与,而最近西方政府又经常发表涉华言论,插手中国内政事务,所以中方有必要给各国参赛选手定下规矩。近日北京奥组委透露,参加2022年冬奥会的外国运动员,发表言论必须遵守奥运精神和中国法律,否则就将面临处罚。
奥运会主办国要求参赛的运动员遵守法律,这是一种国际惯例。按照道理来说,这个事不应该成为新闻,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国一直都不想遵守这个规矩。去年东京奥运会期间,美国就提出允许在人权问题上进行所谓的“体面抗议”,但这一提议遭到了国际奥组委的坚决反对。
根据国际奥委会的相关章程,在奥运会场馆内进行“示威或政治、宗教、种族宣传”都是被严厉禁止的,同时国际奥组委还坚决反对体育政治化。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疫情接近崩溃,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线下拥有这么一次顶级体育赛事,是非常难得的事情,相信各国运动员都会严格遵守奥运会相关章程以及中国法律。
但也不能排除两种趁机作乱的人,一种是某些品行不端的运动员,近些年来,西方国家政治极端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年轻人是其中的主要推动力量,不排除某些运动员被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等理念所蛊惑,给中国制造麻烦。
另外一种则是受西方国家指使,刻意来中国搞破坏的随行人员或者记者。这次美国申请来华出席冬奥会的官员中,就有不少是来自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这些机构里面大部分人都有黑历史。但中国的一举一动完全符合国际法、奥委会章程以及联合国其他规定,如果这些人蓄意搞破坏,也只能是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