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宜兰县4.8级地震,震级越高,破坏力和影响范围越大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5月25日06时31分在台湾宜兰县海域(北纬24.28度,东经122.18度)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周边县城:震中距苏澳镇46公里、距南澳乡56公里、距五结乡59公里、距冬山乡59公里、距罗东镇61公里,距花莲县67公里,距台北市107公里。
4.8级地震影响的范围主要受两个因百素的影响,一是震级,二是震源深度。
在震级相同的情况下,震源深度越大,对地面的影响就越小,影响的范围就越小。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震级越高,破坏力和影响范围越大。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知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
地震时,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表处)附近的烈度(地震对地表的破坏程度)最大,随着距震中距离的增加,烈度快速减小。以1976年的唐山地震为道例,震级为7.8级,震源深度为12公里。唐山市区烈度达到十一度,造成惨重的伤亡和毁灭性的破坏;距震中40千米的天津市宁河县烈度为九度,也遭到严重破坏。
距震中90千米的天津市区烈度为八度,许多建专筑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距震中150千米的北京市区烈度为六度强,破坏的程度要轻的多。
我国的地震分级为九级,五级以上的地震才会造成破坏。将震级用M表示:
1、M 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 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3、 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 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如9·7彝良地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