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养老金总体涨幅确定为4%,与2021年相比下调了0.5个百分点,对此,退休人员没有产生过多的抵触情绪,
但很多人都呼吁养老金调整时要控高调低,建议养老金8000元以上的人不涨,把省下的这部分钱分配给低收入群体,这么做能逐渐缩小收入差距,进一步体现社会公平,早日实现共同富裕,那么你觉得这么做可行吗?看看以下这4点就有答案了:
第一,政策不允许
关于2022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享受养老金待遇的人员范围是2021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中央的文件只对退休时间、领取养老金时间和状态以及参保的类型做出了明确规定,并没有将收入水平作为是否享受养老金待遇的标准之一,各地在调整养老金时也不能脱离中央的准则,所以建议养老金8000元以上的人不涨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
第二,制度不允许
社会主义国家追求的共同富裕并不是劫富济贫,不是养懒人主义,更不是彻底消除差距,而是通过共同努力奋斗来分享这个国家的发展成果。如果参保人自己不愿意多缴费、长缴费,退休后却打着共同富裕的旗号想要用别人的成果填补自己的收益缺口,无异于是在耍流氓,这对于通过自己努力多缴费、长缴费让养老金达到8000元以上的人非常不公平,而且还会挫伤参保人的缴费积极性,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威胁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定性。
第三,城市的差异不允许
8000元在一线城市和18线小县城的购买力远远不同,很多人在大城市贷款买一套房子,如果贷款的年龄已经超过30岁,还款周期是30年,那么可能到退休都没有结清贷款,还需要每月的养老金偿还月供。而生活在18线小县城,一线城市的首付足可以购买一套全款房,名下没有任何负债,每月8000元的养老金可以负担全家人的开支,甚至还会有盈余,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差异,如果给大城市收入8000元以上的人停涨,过不了几年他们就会无法承担物价上涨的压力,进而威胁到正常的生活。
第四,缩小差距有其他方式
养老金调整不能只强调缩小差距,更要重视效率和兜底保障的性质。养老金调整分三步走的策略,定额调整是面向所有退休人员,也就是养老金8000元和800元的人享受同样的待遇,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收入差距;挂钩调整是与缴费年限挂钩、本人养老金水平挂钩,体现了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激励原则;倾斜调整是给高龄退休老人、艰苦边远地区的老人以及部分低收入群体多涨钱,这样多方位的调整才是公平公正,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总而言之,通过养老金上涨抵御物价涨幅,共享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果是所有退休人员的权利,不能因为自己的收入低就用这种强盗逻辑去剥夺高收入群体应得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