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卖菜一生,身边人都瞧不起,算命先生却说她是镇上最富贵之人
卖菜的张阿嫂,父亲他们那时候是这么叫,而到了我们这辈,张阿嫂已经变成了张老太。我们的镇子人口也算颇多,没到赶集的时候,街道上也是熙熙攘攘,但若是平日,街上也没什么人,乡下的人观念明确,逢单出集。而张老太在镇上这么多年,每天都出来卖菜,丈夫开辟的菜园子,一家人指着菜园子吃饭。
年代发展的很快,但是张老太卖菜,似乎却永远没变过,镇子的人总能再那个相同的地方看到张老太的菜摊,张老太年纪大了,很多人都劝说她,让她不要出来卖菜了,到了该享福的时候,她总是摇摇头说自己不卖菜都不知道要做什么,人们都觉得张老太家里可怜,这么多年来,穿的衣服还是这样,不过张老太越老越越爱跟人计较,搞的镇子上的人都不待见,很多人都说她活该卖一辈子的菜。
而张老太似乎并不在意,每天早上一如既往的来卖菜,慢慢的也只有镇上一些老太老头来她这买菜,都是些熟客。张老太一家比较孤僻,又住在镇子一角,邻居相隔的远,老头看着菜园子,老太出来卖菜,家里两个孩子读书的时候成绩还挺好,只是后来出去了,就不知消息了。
那天附近道观的师傅来到了镇上,在镇上摆了个摊子,镇上的人都争相去找先生算命,而先生的摊子摆的离张老太很近,人们把先生围的水泄不通,先生按着顺序,从早上忙到下午,到了傍晚,人群还没散去。先生要回观去,有人问先生,今天看了这么多人,这镇上最富贵的人是谁,师傅看了一圈,却指着张老太摆摊的地方,说道:''在这里卖菜的阿嫂,是这镇上最富足的人。''人们都以为先生是在调侃,哈哈大笑,都不相信,先生却摇摇头:''观人观相,她的穷日子早就过去了,只是这样的活法,她更为舒坦。''人们也不把先生的话放心上,人群散后,师傅收了摊回家。
过了两个多月,镇上开来一辆豪华的轿车,人们都说这是大人物来了,但那车子却直接开到了张老太的门上,车上下来的正是张老太的儿子。人们想起师傅的话,看到张老太的儿子,才知道,原来张老太有个这么有出息的儿子。可第二天,张老太又出现在街上,菜摊却是依旧,人们和张老太攀谈,张老太也不隐瞒,和人们说道,自己的两个儿子在大城市发展的都不错,小儿子现在也总出国,总想着把他们老两口接过去享福,但这么多年,自己和这个镇子已经融为一体了,在这里生活,更亲近些,而斤斤计较,是她卖菜的规矩,也是几十年下来的习惯。
后来人们每次看到张老太在卖菜,很多人买菜的人都会过来拉两句家常,孤僻的张老太也渐渐变成了那个慈祥的张奶奶。张老太岁数大了之后,儿子给老两口在镇中心买了房子,两个人也不坐什么生意了,开着小茶铺,有人来进唠唠嗑,也成了镇上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