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b2b网站大全_网址大全_最新外贸电子商务免费信息平台-b2b网航
当前位置:b2b网航 » b2b商业资讯 » 新闻头条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新生活前瞻6:物联网改变未来的生活(下)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投稿 浏览:163次 时间:2022-04-02

智能家居的安防系统有多层防护构成。在庭院设置第一层防护,设备包括:脉冲电子护栏、摄像机、红外线双鉴探测仪、红外对射报警等。最外层防护可能受到比较多的干扰,比如一只鸟、一只狗、一只猫想进来,这时最外面的防护层能够初步设别,对这些小动物干扰不会产生误报警,但对于那些各种装扮的人,比如小偷,就可以起到报警作用。

室内设置的第二层防护就是电子门密码锁,每个窗户还装有破碎探测仪。应该说智能家庭的每个地方,都在安防探测范围之内,对于外人非法闯入的阻止非常有效。如果真有非法人员闯了进来,他的所有行为也都在视频监控之中,而且警报器会发出警报声,灯光全部亮起来,不用报警,智能系统会直接连接到小区保安的报警系统。智能家居有多种报警方式:互联网报警、电话报警、数字接警中心报警等。就算全家都出门旅游,家里的情况照样时时刻刻掌控在自己手中。

如果发生雷击、煤气泄漏、火灾等意外发生,防护系统会自动采取措施来应对各种意外,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如果你有一个随时随地都能陪伴你的“私人医生”,那么你就可以随时了解,你现在的健康状况。而你随身携带的手机、腰带、手表,还可以是纽扣,都可以成为你的“私人医生”。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了健康问题,你的“私人医生”就会立刻告诉你,哪个部位出现了小毛病。如果情况严重的话,还会直接拨打附近医院的电话,然后预约一个专家为你诊断。如果不是很严重,“私人医生”可以跟附近的医生联系,向医生反应你近段时间的情况;与此同时,“私人医生”也可以在网上将你的医疗档案发给医生参考。无论你在何处,医生可以通过远程设备为你看病。医院所查的结果和处方也会记录在你的档案中。

虽然很多医院都有医疗系统,可以让临床医生查阅病人的资料,但是由于医院之间的医疗系统互不相连,始终是信息孤岛,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利用物联网可以创建一套新系统——电子医疗档案系统。电子医疗档案系统通过专门的网站,把病历进行整合,而且提供相应的医疗解决方案,使每个医院都可以共享患者的信息。患者可以通过电子医疗档案系统,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治疗方法,及时做一些预防措施。

以前只要有一些不良症状都跑去医院,不仅浪费大量的时间去挂号排队检查,而且看病的人,很多时候要排长队、更麻烦。物联网医疗的应用,使患者在网上及时了解医院的信息,包括一些知名医学教授的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医院就医。社区小型医疗诊所,也可以通过这些电子档案系统,开展“家庭病床”和日常陪护巡诊业务。

物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使病人用最短的治疗时间、最低的治疗费用、最少的中间环节,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物联网医疗有利于推进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卫生的公共服务和保障能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在若干年前美国出版的《时代周刊》杂志中,一篇名为《2045年:人类获得永生》的封面文章,特别引人注目。所谓“永生”指的是,人类将自己的意识扫描进计算机,人类就可以永远生活在其中,达到“永生”的境界。《时代周刊》引用了美国作家雷蒙德·科兹威尔的观点:2045年(也就是距离现在23年),人类将通过与计算机结合,而获得“永生”,计算机智能将取代人脑,永久改变人类的命运。到那个时候,人类和计算机智能将无法区分。

到那个时候,人类将不再是人类,而是“与机器融合,成为另一种物种”——这听起来这有点像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真假想这种可能性。

当人类需要与计算机分享地球时,如果想和平共处,人类需要与计算机一样聪明。为此,未来人类可能需要与计算机融合,以变成超级聪明的“半机器人”,利用计算机扩展人类的智能。你说可怕不可怕?

科兹威尔除了是一名作家外,同时也是一名发明家。比尔·盖兹曾称赞他,是“人工智能未来的最佳预测家”。他早在2005年的一本著作中,就作出了如下的判断:

2030年,计算机智能将赶上人类;

2045年,科技发展将由计算机接管,已经成为“半机器人”的人类掌握了全世界,而每一代的人工智能都会越来越快,科技将呈爆炸性发展;但因为人类文明已经被机器所掌握,因此,之后的科技发展已无法精确预测。(续完)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网友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b2bwh.com/artinfo/278693.html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