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第五届“COMAC国际科技创新周”活动在中国商飞试飞中心隆重举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飞联网联盟成员单位参与本次盛会。
作为民航领域的盛会之一,本届大会从试飞角度展示对商用飞机技术创新的思考,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交流,共谋产业创新和技术进步。大会聚集了全球民航飞机设计、制造及民航数字化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以及相关政府领导等重磅嘉宾,通过创新论坛、专题研讨、科创展示等多种形式, 展示了5G地空通信(ATG)相关业务产品及成果。
会议现场展示了目前在5G ATG方面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的技术成果、5G地空通信(ATG)相关业务产品,包含5G ATG 机载天线、5G ATG 机载CPE、5G ATG 定制BBU、ATG 定制AAU等,助力用户在万米高空飞速“冲浪”。
5G地空通信是5G技术在民航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部署对空覆盖基站,实现飞机与地面网络的高速实时通信。利用定制化的5G ATG网络协议,搭配5G机载设备与地面基站,不仅可面向后舱提供优质的互联网接入服务,还能够实现前舱数据的高速传输。
在“数字化转型”专题分论坛上,上研院产业拓展部副总经理华颖代表中国移动发表“中国移动5G ATG做空中互联的先行者”主题演讲,分享了上研院在民航飞联网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规划。华颖指出,飞联网领域开拓以来,航空公司、飞机制造商、设备制造商、通信运营商等各方合作不断,共同推进5G ATG的产业发展。市场层面,当前国内机上互联网业务相对空白,市场空间巨大。技术层面,在国内5G频率中中国移动4.9G频段在使用性质、业务类型、许可权限上均满足工信部相关要求。针对5G ATG技术难点,上研院联合合作伙伴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点,满足民航通信场景需求。中国移动5G飞联网是国家推进5G发展的重要一部分,也是当下解决民航机上互联痛点的最佳选择。今年以来,上研院在5G ATG技术研发、能力提升、生态合作、试验布局等方面进展显著。
上研院产业拓展部副总经理华颖
飞联网联盟旨在协同各方,共同研讨并推进相关研发试飞等工作,推进5G ATG在民航领域的发展。未来,飞联网联盟将继续致力于打造智慧航空新生态,汇聚科技与航空领域中坚力量,协同行业龙头,赋能行业应用,共同构建行业开放型生态体系,推进航空行业发展。